电脑主板多路供电电路分析
多路供电电路如图4-13所示。电源把持芯片重要有KA7500B和TLA94两种,这两种电源把持芯片的管脚排列是一样的,可以互相代换。
与图4-13相对应的实际电路如图4-14所示。
KA7500B芯片的工作电压为5V。 3.3V电压经过TL431(三端可调分流式电压基准源)产生一个基准电压,输入到KA7500B芯片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E1、E2为芯片内部的两个末级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并在一起后驱动三极管Q4、Q5。E1、E2输出的脉冲波经三极管Q4、Q5放大后驱动场效应管Q1、Q2、Q3。多路供电电路没有相位的概念,每一路的场效应管都是同时导通和截止的。输出电压Vcore反馈至芯片的D.T脚,在芯片内部经过比较运算后调剂E1、E2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也就是间接地把持Q1、Q2、Q3的导通和截止时间,从而使Vcore牢固在标准值。
D1、D2、D3为快恢复二极管,对Q1、Q2、Q3进行过压掩护。
D4为稳压二极管,当输出电压大过其稳压值时它就反向击穿,从而拉低输出电压,掩护CPU,当输出电压小于其稳压值时它又恢复截止状态。
KA7500B电源把持芯片没有电压主动辨认功效,必须通过外部电路进行输出电压设置。
对于多路供电电路CPU无供电或供电不正常的故障,首先应视察C1、C2、C3等几个电解电容有无爆浆的现象,如有则应调换电容。
视察Q1、Q2、Q3场效应管与快恢复二极管D1、D2、D3有无烧焦痕迹,如有则应调换之。
上CPU假负载,开机,用手触摸场效应管、快恢复二极管,感到一下是否有个别的场效应管或快恢复二极管特别烫手的,如有则应调换之。
如无核心电压输出,测Q1、Q2、Q3漏极有无5V电压,如无,检查SV供电线路。如漏极有5V电压,测量D1、D2、D3对地阻值,如果对地阻值很低或为零,则Dl、D2、D3有可能已经击穿,然后将其逐个焊出来测量,进一步断定。
如果D1、D2、D3是好的,测量Q1、Q2、Q3的栅极有无把持电压(三个栅极其实是连在一起的,测一个就行了)。如果栅极有把持电压,那么可能是Q1、Q2或Q3损坏,然后调换场效应管再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如果栅极无把持电压,测量Q4集电极有无12V电压,如无应检查12V线路。
如果Q4集电极有12V电压,再测量Q4的基极(与KA7500B芯片的E1. E2引脚相连)有无把持电压,如果有把持电压,则是Q4、Q5已损坏。如果没有把持电压,测量KA7500B是否有工作电压,如有,则足KA7500B电源把持芯片已损坏,调换即可。
检测流程图如图4-15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