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主板内存总线终结电路分析
在传输数据时,内存信号传输到总线的尽头就会涌现信号反射,与其他信号产生碰撞,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或出错。内存总线终结电路的作用就是在总线的尽头将这些反射信号吸收,以免数据传输失误,保持全部内存总线系统环境的干净。
大家可以看到,在内存插槽附近都有着整整齐齐的几排电阻,如图5-10所示,这就是用于反射信号吸收的终结电阻,终结电阻能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
1 内存总线终结电路工作原理
内存总线终结电路除了需要有电阻进行阻抗匹配外,还要有一个电压上拉电路,以防止信号衰减。内存总线终结电路的原理如图5-11所示。
这个电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来驱动两个场效应管,通过正负反馈,使E点的电压保持与C点基准电压雷同。下面讲解电路的工作过程。
通过串联分压,C点的基准电压为内存供电电压的二分之一,基准电压进入到运算放大器 A的同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B的反相输入端。
开始时,IN+A>IN-A,OUT A电压上升,Q1进一步导通,跟着E点电压上升,通过电阻R3反馈,IN-A的电压上升,最终保持在IN+ A=IN -A,也就是C-E。
同理,开始时,IN+B<IN-B,OUT B电压降落,Q2进一步截止,跟着E点电压上升,通过电阻R3反馈,IN-B的电压上升,最终保持在IN+B=IN-B,也就是C=E。
E点至IN-A是负反馈,也就是说当E点电压上升时,OUT A把持电压降落,跟着E点电压降落。
E点到IN+B是正反馈,也就是说当E点电压上升时,OUT B把持电压也上升,跟着E点电压被拉低。
现在的主板上常见的是由W83310S或RT9173总线终结调节芯片组成的内存总线终结电路,其内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如图5- 12所示。
2 内存总线终结电路故障检测
内存总线终结电路因为功耗较低,因此涌现故障的概率很小。下面以图5-12所示的电路为例,讲解内存总线终结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
首先检测芯片的第1脚是否有2.5V电压输入,如没有,应检查内存供电电路。
检测芯片的第8脚是否有3.3V电压输入,如没有,应检查3.3V供电线路。
检测芯片的第3脚足否有1.25V基准电压输入,如没有,应检查内存供电电路或基准电压供给电路。
如上面的3个电压正常,芯片的第4脚没有2.5V电压输出,那么就是芯片损坏了,调换即可。如果有2.5V电压输出,而终结电阻接内存插槽那一端测不到2.5V电压,则是终结电阻断路了,用万用表电阻档进一步断定,如是电阻断路,则应调换电阻或排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