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束电流控制电路原理分析
ABL或ACL束电流操纵电路是一个负反馈电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显像管的电流进行限制调整,当屏幕过亮使束电流超出额定值时,该电路动作,用取得的束流误差电压去操纵亮度通道的直流电平,使显像管的三**阴极电位上升,则束电流下降到正常的范围内。当束电流超过ABL电路限制范围时,往往会进一步启动守护电路实现过流守护。显然,当这部分电路器件不良引起错误操纵时,就有可能导致显像管的三枪阴极电位升高,从而出现无光栅、图像暗或者亮度过高甚至自动关机的现象。
早期彩电的束电流操纵一般采纳将取样得到的束电流误差电压与亮度操纵端电压相比较,若后者低于前者时,则电路起控,该电路称为ABL电路;若束电流误差电压与对比度操纵端电压比较,则称为ACL操纵。长虹C2165(TA机芯)彩电的ABL电路如上图所示,TA7698④脚为亮度操纵端,低亮度时,束电流较小,图中C点的电压较高,VD241截止,束电流电路不动作。当束电流增大时,R425、R420、R421上的电压增大,导致B点的电位下降,当B点的电位低于A点电位0.7V时,VD241导通,则TA7698④脚电位下降,IC内部的黑电平钳位电路改变(23)脚Y信号的直流电平,即通过提高显像管的阴极电位使束电流得以降低,完成自动亮度操纵的目的。
许多彩电的信号处理芯片均设有专门的引脚作为束电流操纵脚,操纵原理基本相同。长虹G2536型彩电(CN-9机芯)束电流操纵电路如下图所示。TB1238N(21)脚为束电流操纵脚,与外部的电路共同构成束电流操纵电路,其操纵原理如下:当束电流在正常范围内时,(21)脚的电压约为5.9V,D204正端电压也为5.9V,而其负端电压随图像内容变化,正常时D204截止,束电流电路不动作。当某种缘由使CRT束电流增大并超过其额定值时,R515上的压降增大,D204负端电位下降,当负端电压低于5.2V时,D204导通,束电流操纵电路起控。显像管束电流变化引起的误差电压经过D204、R209送入TB1238AN21)脚,经内部速率变换电路处理后分别得到ABL、ACL操纵电压。其中,ABL操纵电压被送去自动跟踪调整图像信号的直流动态范围,改变亮度信号的直流传输特性;ACL操纵电压则去操纵调整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交流传输特性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显像管三阴极电压上升,则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下降,从而限制束电流的增大。
- 0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