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虚拟存储的三大技术方向
一般而言,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方法通常分为三种:交换架构虚拟化,磁盘阵列虚拟化,以及整合到利用设备内的虚拟化。对于三种不同的虚拟化方法,存储供给商都有各自的独门兵器。IBM自两年前推出SVC (SAN卷把持器)产品后,在这一领域独占鳌头。去年,HDS(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发布了TagmaStore通用存储平台(USP),这是基于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近几个月,EMC公司新发布的Invista网络存储虚拟解决方案则是基于存储交换的解决方案。
那么到底是哪种技术,哪家厂商的方案是最佳的呢?哪种方案会成为存储虚拟化大赛中的最终胜者呢?现在更多的专家认为,这场比赛没有最后的赢家,越来越多人认为这三种技术应当联合利用
日益含混的界限
如果我们把厂商和各自的虚拟化技术对号入座,那么三个虚拟化阵营都各自有一些代表厂商。虚拟化利用阵营的代表有SVC、StorAge、Network Appliance设备以及DataCore公司。而在磁盘阵列 和光纤通道阵营里,HDS、Sun、HP以及Acopia供给了多样化的系统结构。 交换机阵营则包含Invista、McData、Brocade、QLogIC 以及 Cisco公司。
然而McData, Brocade, Cisco等其他一些公司已经针对基于光纤通道虚拟化进行了一系列公司收购与合作,似乎不同类别方案之间的分界限已经变得含混起来。其他两个阵营中的厂商中有些也正在慢慢跨越自身的领域,即使目前来说并没有真正完整的横跨界限。
由于虚拟化性能、利用程序机动性以及虚拟化引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早期的存储交换虚拟化和磁盘阵列虚拟化两个阵营的提倡者广受业界的质疑。最初履行虚拟存储的厂商依附那些基于现有组件的散布式解决方案或是基于端口的处理引擎来供给所需功效,利用设备虚拟化方案被认为是最易于配置的,但其往往有利用限制。因此一些厂商更偏向于存储交换虚拟化,认为智能SAN虚拟化处理组件是下一代虚拟存储的范例。
同样,HDS针对利用虚拟化方案和网络交换虚拟化方案也作出了类似的批评。HDS认为他们的通用存储平台(USP)是把虚拟化安排在存储网络边沿的存储把持器,而不是安排在主机或是网络核心的交换机或利用设备,他们认为从性能和安全因素上说这是最佳地位。
而利用设备虚拟化的坚定支撑者NetApp则认为通过利用设备在存储网络上实现虚拟化是最好方案。NetApp公司发言人解释:在选择磁盘阵列方案后,存储网络能给客户供给最大的机动性,不至于像TagmaStore通用存储平台那样把客户锁定在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既不需要那么复杂,也不需要基于主机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中客户代码带来的成本。在存储网络之内,利用设备可以机动放置。
虚拟化的混战
尽管关于虚拟化的宣传铺天盖地,企业界采用虚拟存储技术的脚步还是颇为缓慢。根据IDC对269名来自不同规模的公司的IT经理的调查,仅仅只有8%的企业正在利用任何一种情势的虚拟化。并且仅有平均23%的企业表现打算将在未来12个月里尝试履行必定程度的存储虚拟化。
中端存储用户重要期望用于对数据迁移进行管理,减轻管理累赘;大型企业则重要期望将虚拟存储中的数据复制、卷管理用于存储筹备。不管是哪个虚拟化阵营的厂商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并有待在真实环境中吸收考验。
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家已经坚固占领了市场,迄今为止,IBM似乎有最高的销售记载,但也仅仅只是接近于领导地位。根据企业策略团体公司(ESG)的建立人,高级分析师Steve Duplessie的报告,SVC已完成1500多套系统的售出。该数据还被英国一家调研公司所证实。
Cisco系统公司最近收购了TopsPIN公司,于是也拥有了把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连接起来的能力。Topsin的虚拟化核心技术能够给Cisco带来大笔的技术财富,如果Cisco公司在收购它之后选择全力实现虚拟性能,成果势必令人凝视。
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地位,但在存储领域Cisco仍然是一个玩票性质的参与者。Cisco面临的寻衅在于所有的数据复制,存储筹备以及其他核心存储功效的知识产权都在存储供给商手中,Cisco要想占优势,除了自身产品的研发与市场以外,还需要加强和这些主流 存储系统 厂商的合作与沟通。
在这场大赛中还有一个低调的实力派就是微软。微软在过去的两年里已默默地把自身建设成一支存储领域的壮大部队,并且最近还克服了一些阻碍发展虚拟化的容许证等问题。在这场虚拟化的混战中,微软也许有些姗姗来迟,但凭借微软在软件领域的绝对地位,微软很可能会爆出一些惊人的技术,也许会把虚拟化变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