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H.323和SIP的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H.323和SIP的比较”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TCP/IP协议
- ·下一篇文章:高级加密标准(AES)简介
H.323和SIP的比较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1-18-23:26:08
在建设V2oIP的过程中,该如何选择信令标准,H.323和SIP到底谁主风流?其实,过火强调技术本身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最本质的是“需求决定技术选择”。
在通信网络中,有终端设备,还有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递的把持信号,就是信令;网络通过信令传递接入指挥通信的举动,就是呼叫把持。
信令的科学定义,即各个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的一种通信语言,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各种把持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都属于信令。信令系统领导系统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目前,V2oIP有两个完整和独立的信令标准:H.323和SIP。这两个协议对V2oIP都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他们对呼叫的连接都有建立、管理和撤销的能力,都具有网络管理功效,使端点用户具有建立和交互QoS的能力……
一时间,更多的用户都在思考,到底我们在建设V2oIP网络时,应当怎么选择信令技术?
需求决定技术选择
作为V2oIP两个完整和独立的信令标准,H.323和SIP是两个各有着重、相对完整、目标雷同的协议系统。目前,关于两个协议孰优孰劣的争吵纷纷重复。那么,H.323和SIP到底谁主风流?
实践表明,过火强调技术本身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最本质的是“需求决定技术选择”。举例来讲,以指挥、调度通信为主的行业网络,比较合适于选择H.323为主,SIP为辅;以省钱、机动通信为主的企业网络,比较合适于选择SIP协议为主,H.323为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协议的优点是花代价才干获得的,故此优点往往也带来了弊病。而且,H.323和SIP在很多领域方面,并不能简略的用优点或弊病来评价,只能说是特点。这个特点用于合适的行业需求就是优点,用于不合适的行业需求中就是弊病。
当然,这也是泛泛的结论,没有对行业企业的通信需求的深入懂得,是没有选择协议的发言权的。我们必须在充分懂得协议特点的同时,更充分的懂得行业需求,根据对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全面懂得,才干做出正确的选择。

图:H.323和SIP各有着重
H.323和SIP都是呼叫把持和信令协议,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H.323协议和SIP协议处于雷同的功效区间,但是又处于不同的领域,因而各有特点,又各自不同。
H.323源自“三网合一”
H.323是1997年ITU-T第16工作组的建议,H.323由一组协议构成,其中有负责音频与视频信号的编码、解码和包装,有负责呼叫信令收发和把持的信令,还有负责能力交换的信令。1999年7月前,多数已实现的系统是基于H.323第二版的,而在此之后,H.323第三版开始利用,目前以及到版本五。H.323定义了4个重要部件构筑基于网络的通信系统:终端、网关、网守、多点把持单元(MCU)。
为什么会有H.323协议的提出呢?其根本原动力来自于“三网合一”。1997年正是基于异步传递技术(ATM)实现三网合一的势头最激烈的一年,但此时以太网技术和IP技术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大批的企事业单位拥有了带宽非常可观的局域网,语音、视讯、数据这三个业务基于以太网或IP网这种没有严格QoS保障的网络的需求已经非常急切。H.323协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呼叫把持和信令方面,H.323重要参考了传统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的呼叫把持和信令架构。
PSTN网络有PSTN网络利用的特定环境,它在承载话音单业务方面效率最高、质量最好、成本最低。它自身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终端傻瓜化。终端傻瓜化有利益,那就是利用方便,造价便宜;傻瓜化也有弊病,那就是不能基于终端开发呼叫把持功效,实现丰富的业务。
终端的这种特点,加上其它很多因素,就导致PSTN在呼叫把持和信令方面是一种分层、主从、集中式的把持方法。H.323在分组网络上模仿了PSTN的结构,因此它本身也是分层、主从、集中式的把持方法。
但分组网络不同于PSTN网络,在技术实现上有本质的差别。H.323在分组网络上模仿PSTN的呼叫把持和信令,必定继承了PSTN的优点,也继承了PSTN的弊病。因此,H.323也处在不断的进步当中。
在通信网络中,有终端设备,还有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递的把持信号,就是信令;网络通过信令传递接入指挥通信的举动,就是呼叫把持。
信令的科学定义,即各个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中的一种通信语言,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递的各种把持信号,如占用、释放、设备忙闲状态、被叫用户号码等,都属于信令。信令系统领导系统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同运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目前,V2oIP有两个完整和独立的信令标准:H.323和SIP。这两个协议对V2oIP都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他们对呼叫的连接都有建立、管理和撤销的能力,都具有网络管理功效,使端点用户具有建立和交互QoS的能力……
一时间,更多的用户都在思考,到底我们在建设V2oIP网络时,应当怎么选择信令技术?
作为V2oIP两个完整和独立的信令标准,H.323和SIP是两个各有着重、相对完整、目标雷同的协议系统。目前,关于两个协议孰优孰劣的争吵纷纷重复。那么,H.323和SIP到底谁主风流?
实践表明,过火强调技术本身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最本质的是“需求决定技术选择”。举例来讲,以指挥、调度通信为主的行业网络,比较合适于选择H.323为主,SIP为辅;以省钱、机动通信为主的企业网络,比较合适于选择SIP协议为主,H.323为辅。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协议的优点是花代价才干获得的,故此优点往往也带来了弊病。而且,H.323和SIP在很多领域方面,并不能简略的用优点或弊病来评价,只能说是特点。这个特点用于合适的行业需求就是优点,用于不合适的行业需求中就是弊病。
当然,这也是泛泛的结论,没有对行业企业的通信需求的深入懂得,是没有选择协议的发言权的。我们必须在充分懂得协议特点的同时,更充分的懂得行业需求,根据对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全面懂得,才干做出正确的选择。

图:H.323和SIP各有着重
H.323和SIP都是呼叫把持和信令协议,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H.323协议和SIP协议处于雷同的功效区间,但是又处于不同的领域,因而各有特点,又各自不同。
H.323是1997年ITU-T第16工作组的建议,H.323由一组协议构成,其中有负责音频与视频信号的编码、解码和包装,有负责呼叫信令收发和把持的信令,还有负责能力交换的信令。1999年7月前,多数已实现的系统是基于H.323第二版的,而在此之后,H.323第三版开始利用,目前以及到版本五。H.323定义了4个重要部件构筑基于网络的通信系统:终端、网关、网守、多点把持单元(MCU)。
为什么会有H.323协议的提出呢?其根本原动力来自于“三网合一”。1997年正是基于异步传递技术(ATM)实现三网合一的势头最激烈的一年,但此时以太网技术和IP技术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大批的企事业单位拥有了带宽非常可观的局域网,语音、视讯、数据这三个业务基于以太网或IP网这种没有严格QoS保障的网络的需求已经非常急切。H.323协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呼叫把持和信令方面,H.323重要参考了传统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的呼叫把持和信令架构。
PSTN网络有PSTN网络利用的特定环境,它在承载话音单业务方面效率最高、质量最好、成本最低。它自身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终端傻瓜化。终端傻瓜化有利益,那就是利用方便,造价便宜;傻瓜化也有弊病,那就是不能基于终端开发呼叫把持功效,实现丰富的业务。
终端的这种特点,加上其它很多因素,就导致PSTN在呼叫把持和信令方面是一种分层、主从、集中式的把持方法。H.323在分组网络上模仿了PSTN的结构,因此它本身也是分层、主从、集中式的把持方法。
但分组网络不同于PSTN网络,在技术实现上有本质的差别。H.323在分组网络上模仿PSTN的呼叫把持和信令,必定继承了PSTN的优点,也继承了PSTN的弊病。因此,H.323也处在不断的进步当中。
本消息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