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RT断颈的缘由分析
大家都知道,过亮的水平亮线、亮点会烧坏CRT荧光粉。但对“不发光”情况下的显像管损坏就有点纳闷了,其实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导致显像管损坏的根本缘由是:
本机芯的场输出电路前级采纳差分输入全直流耦合,后级采纳桥式推挽输出,具有效率高、可通过改变叠加在场锯齿波上的直流电平实现场中心的校正等优点。但当电路处于上述三种异常情况之一时,叠加在场激励信号的上直流成份偏离正常值(使场中心严重偏移),场输出电路使本应均匀分布作用于整个荧屏的“高能”电子束,直接作用于管颈处很小的面积上,引起局部温升骤增,进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CRT管颈断裂,当此情况出现时,由于大多数人没有相关检修经验,在换新CRT后,不采取任何守护措施进行长时间的开机检测,结果导致新换的彩管再次损坏令进一步的维修无从下手。
二、检修过程中CRT切颈的预防技巧
由切颈的缘由分析可知,只要不让束电流直接作用于管颈处即可幸免CRT断颈事故的产生,检修中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患:1、检测时关死帘栅(将加速极电位器逆时针调到底以减小束电流)同时拔掉偏转插头后开机,进行快速故障诊断,检测:R623(2.2/1W) 和R624(2.2/1W)供电电阻是否正常;场输出各脚电压是否正常、场激励输出端的电压是否正常。一旦确定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之一就必须连忙断电检修。2、检修时将行激励断开(保证行输出级不工作,这样即使场输出级工作也不会有束电流产生),然后就可以进行常规的检修了。3、通电试机,当确认电源、解码电路故障排除后再进行场输出级的检修,之后恢复行场扫描电路至正常连接状态,通电试机。此时唯一要当心的是场输出级电路异常而损坏CRT,可试短时间(数秒钟)开机,若有异常,连忙断电复查
这种现象我也遇过一次,但以后修理时假如发现有彩虹状白雾时,就先用万用表交流电压10伏“db”挡测试场输出有没有交流电压输出,如有的话,那应该是聚焦问题,要不然就要刻别注重场输出电路了,刻别是现在的一些双电源供电场输出线路更要注重,开机测试时间不要太长,以幸免切径。 |